欢迎光临北京固本石油钻杆耐磨带官方网站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他们都在搜索: 耐磨带焊丝  KB100  KB150 
产品中心
联系方式
北京固本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经理
手 机:13671211510
电 话:010-88571388
传 真:010-48467359
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
行业资讯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4145H钢与KB300耐磨带焊丝性能的研究

时间:2018-01-12 13:38  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1问题的提出

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带有锲形的4145H钢在喷焊KB300耐磨带焊丝后,耐磨带上出现了大量不合格的裂纹。焊后耐磨带机械性能不符合《北京固本科技有限技术公司KB300耐磨带》焊接标准要求,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改进。

耐磨带焊丝

  2改进后的焊接试验结果及分析

  选取2000mm×9mm4145H钢的小口径管,入厂检验合格后进行试验。焊材为AK300,焊接电流为115A~125A,焊接电压为10V~12V。KB300耐磨带焊丝喷焊后,根据《整体加重钻杆》标准,在耐磨带处切取70mm制成标准试样,进行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的观察分析。利用Dmax/YB型X射线衍射仪对试件进行残余应力测定。焊接前,对管体进行预热,预热温度由原来的150℃逐步提高到330℃,焊后,对焊接部分进行保温,保温时间由原来的4h逐步提高到6h。

  2.1焊接裂纹

  将焊接前预热温度逐步提高到330℃,焊接后立即对焊接部分进行保温,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,裂纹逐步减少,等保温时间达到6h时,裂纹消失,此时,焊接效果达到最佳形态。

  可以看出,耐磨带上的焊接裂纹已消除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,管体透热深度增加,管体表面温度接近于焊接时焊丝扩散温度,在焊接过程中减少了因管体内外温差造成的热应力,从而减少了焊接裂纹的形成。但预热温度太高,会导致喷焊带流动,造成焊接不合格。耐磨带焊接后,立即进行保温,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,焊接应力减小,裂纹逐步消除,但保温时间太长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。因此,选择保温6h为最佳工艺。

  2.2力学性能

  焊接钻杆接头耐磨带经不同预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后,其常温和620℃时高温瞬时抗拉强度Rm以及常温持久硬度测试结果可以看到:在保温时间一定的情况下,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抗拉强度逐步升高;在预热温度一致的情况下,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,抗拉强度逐步升高,但当预热温度升高到400℃时,抗拉强度开始出现下降趋势;硬度值的变化规律与抗拉强度一致。这主要是因为预热温度上升,基体表面温度升高,温差减小,有利于焊接时组织均匀化,提高抗拉强度,但当温度太高焊接层出现熔化现象,使组织破坏,强度下降;保温时间延长,有利于耐磨带焊接组织均匀化,从而提高性能,但预热温度超过330℃时,焊接部分开始出现熔化现象,为此,预热温度选择300℃为佳;保温时间达到6h后,抗拉强度几乎不再变化,从生产效益方面考虑,选择保温6h为宜。

  2.3显微组织

  焊接钻杆接头耐磨带经不同保温时间的显微组织可知:①从焊态到保温6h,其组织表现为从焊态的贝氏体向回火贝氏体转变,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,第二相析出并增多,但随着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第二相析出量逐渐减少,与此同时,微观应力释放,防止裂纹生成;②由于焊接接头从焊态冷却的冷却速度要高于基体正火时的冷却速度,因而使贝茵铁素体的不稳定程度提高,在施以退火处理时,第二相析出的速度快,显然在这种情况下,组织结构调整至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,因此,同基体组织相比对保温时间的要求可以减少;③从保温时间、显微组织、力学性能3者综合考虑,当保温时间为6h时,耐磨带强度、硬度达到了技术标准的要求,且有一定的裕度,组织也较为适宜,达到了焊后热处理的效果。

  2.4残余应力

  预热温度为330℃时,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残余应力变化曲线可以看到: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,焊接钻杆接头耐磨带残余应力降低。从焊态到经保温时间为6h的热处理,焊接残余应力的松弛速度较快,其后再增长热处理保温时间则应力松弛程度减弱。一般认为经焊后热处理其焊接残余应力降低至70%就可满足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要求。综合以上试验数据及组织转变结果,认为对钻杆接头耐磨带的焊接热处理保温时间定为6h为佳。

  3结论

  在焊接KB300耐磨带焊丝时,焊前预热温度由原来的150℃提高到330℃,同时保温时间由原来的4h提高到6h后,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并得到提高,达到了预期的焊接效果。

copyright 2017 北京固本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
销售热线:13671211510 电话:010-88571388
传真: 010-68467359
在线客服